華西證券認為,中特估有望持續發力,自主可控驅動科技企業估值空間進一步抬升。通信行業中國資委及地方國資委等控股企業具備估值優勢,在全球科技封鎖的不確定局勢下,自主可控、本土替代等一系列相關科技企業具備進一步估值提升空間。
當前監管要求央國企主動尋求內在價值提升與發現,國資委優化考核標準為央國企估值提升提供底層支撐。中信建投閻貴成等人在5月10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央國企經營有望進一步企穩向好,疊加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央國企估值重塑過程有望持續。通信行業中,運營商作為優質央國企的代表性企業,市場已逐步認可,但運營商在數據要素領域的增長潛力仍待市場充分認知,同時中國信科、中國電科、中國電子旗下上市公司與其它央國企的估值提升也值得關注。
今年以來,通信板塊漲幅一度位列第二。分析師認為,易會滿主席去年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具備低估值、高股息、央企背景,且作為數字經濟深度參與者的電信運營商引發資本市場關注,領漲通信板塊,估值快速修復。
2023年初,ChatGPT等應用爆火,海內外各廠商陸續發布人工智能大模型,對算力基礎設施的需求也持續釋放,光模塊、ICT設備作為通用基礎設施提供者,受益的相對確定性較高,市場格局也較好,且自2019年來估值一直處于低位,因此資本市場投資熱情高漲。截至5月7日收盤,通信(申萬)指數PE-TTM為30倍,處于近5年14.21%分位點,處于近10年7.55%分位點,仍處歷史低位。
在疫情等復雜因素影響下,通信板塊經營表現依然較好。2022年,A股通信板塊合計營收22756億元,同比增長9.29%,合計歸母凈利潤1826億元,同比增長17.06%。2023年一季度,合計營收5882億元,同比增長8.62%,歸母凈利潤446億元,同比增長8.99%。閻貴成認為,總體來看,凈利率提升,盈利狀況維持較好水平。
在通信行業中,中央國有企業主要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衛通、信科移動、中瓷電子、國網信通、易華錄、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長飛光纖、普天科技、東方通信、大唐電信、博創科技、南京熊貓、東信和平、長江通信等。
地方國有企業主要有銳捷網絡、七一二、海格通信、星網銳捷、云賽智聯、通行寶、數據港、歐比特、光庫科技、中新賽克、博瑞傳播、東軟載波、四川九洲、中南文化、特發信息、烽火電子、合眾思壯、萬潤科技、榮聯科技、銅牛信息、神思電子、廣哈通信、高斯貝爾等。
年初以來,國內外多家廠商的人工智能模型及其應用持續落地,有望加快以算力和通信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上海證券花小偉在5月16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其中,與人工智能應用配套的智算中心和數據中心成為建設的熱點,在巨大算力需求的帶動下,智算中心與數據中心的網絡通信需求受到關注,進一步拓展了400G和800G光模塊的應用前景。
分析師認為,在宏觀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中特估與人工智能板塊結合領域將出現兼具價值投資特征和主題投資特征的相關標的。以三大運營商為代表的國有云廠商,隨著中特估配套細則的進一步完善,有望憑借其獨有的數據優勢和安全優勢,在估值重構的背景下提升長期價值。
華西證券認為,通信行業中包括大型央企和地方國資背景的企業有望在“中特估”持續的行業輪動中受益,主要是中國信科、中國電科等控股的相關企業。中國信科控股企業包括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長飛光纖、博創科技、大唐電信、長江通信;中國電科控股企業包括中瓷電子、普天科技、東方通信、東信和平等;中央及地方國企中具備低估值優勢,同時在云算力等新興領域具備成長優勢的企業包括:算力網絡及光網絡相關領域包括:銳捷網絡、數據港、銅牛信息、長飛光纖、烽火通信、光迅科技等;軍用通信領域包括:七一二、海格通信、烽火電子;此外還包括中國衛通(衛星通信領域)、國網信通(電力數字化)、易華錄(數據存儲)等。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