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id="378jt"></span>

    <rp id="378jt"></rp>

    1. 您的位置:財經 / 要聞 / 產業 / 國內 / 國際 專題> “一錯再錯”:多國政府正醞釀干涉央行“獨立性”?

      “一錯再錯”:多國政府正醞釀干涉央行“獨立性”?

      2022-07-29 14:17? 來源:互聯網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互聯網

      金融市場常說,“永遠不要和央行作對”。不過,如果央行錯了呢?它們需不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全球央行,顯然嚴重低估了數十年來最猖獗的通貨膨脹攀升勢頭及其持續時間,這堪稱是主要央行有紀錄以來最重大的預測失誤之一。

      以G7為例,這些經濟體的央行在通脹預測上幾乎“一錯再錯”,幾乎每次議息會議上被迫不斷上調CPI預估……而這些預測失誤,以及隨后不得不作出的補救措施,也正給全球央媽們帶來著意想不到的麻煩。

      目前,美聯儲和多數央行正競相通過數十年來最大幅度的加息,來彌補早先失去的行動時間。這意味著,借貸成本最終可能會高于之前的假設。而這些預測方面的失敗紀錄,也可能會削弱人們對央行的信心,并對央行決策者期望實現經濟軟著陸的“誓言”報以懷疑態度。

      而令這些央行官員們感到更為頭疼的是,激進的緊縮政策勢必將帶來更大的衰退風險,各國政府如今也可能將不再置身事外——多國政壇流露出的信號顯示,政客們最終可能會尋求加大對貨幣政策事務的審查力度,可能威脅到央行近幾十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政策“獨立性”!

      全球央行的通脹預測“一錯再錯”

      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近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1年,我們的央行讓我們失望透頂,他們所作出的糟糕預測記錄——甚至到目前還沒有被修復過來?!?

      薩默斯表示,美聯儲官員在6月決議時的預測中值顯示,到2024年,美國通脹率將回到接近2%的目標(預估中值為2.3%),而失業率則僅會攀升至4.1%。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不靠譜”的預測結果。

      事實上,對于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的決策失誤,央行官員們自身也早已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他的同僚都承認,美聯儲犯了錯誤:他們去年早些時候曾認為通脹將被證明是“暫時的”。

      央行官員們當時認為,隨著新冠疫情的消退和封鎖的結束,與這場大流行相關的壓力——如緊張的供應鏈和過度的商品需求,將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最終的情況顯然并非如此。截止今年6月,美國CPI同比數據已一路攀升至了9.1%的逾40年高位,而其他不少發達經濟體的通脹數據甚至要更高。

      對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三在談及美聯儲對2021年通脹的錯判時表示,“我認為,真正的教訓是,圍繞供應方面的問題究竟可以有多復雜?!?

      業內最新出爐的一份宏觀調查顯示,全球通脹率在第三季度達到9.3%之前,很可能仍不會見頂。

      多國政府醞釀加強審查力度 恐干涉央行“獨立性”?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各國央行的獨立性不斷增強,然而眼下央媽們在具有更多決策自由度的情況下卻連連“犯錯”,無疑也招致了不少政壇人士的不滿。

      英國首相候選人、外交大臣特拉斯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如果她在成為下一任英國首相的競選中獲勝,她將加強對英國央行的部級審查。此前,她指責英國央行未能控制住不斷上升的通脹。

      特拉斯表示,她將“再次審視”央行的使命,以“確保對通脹采取足夠強硬的措施”。

      澳大利亞政府近期也已經開始對其央行的預測進行評估。澳大利亞財長Jim Chalmers上周宣布,將對澳洲聯儲進行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首次審查。

      Chalmers稱,澳大利亞正面臨著復雜且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以及一系列長期的經濟挑戰。此次審查可以確保澳洲聯儲貨幣政策框架的有效性,為澳大利亞人民和他們的經濟利益做出正確的決定。審查范圍將包括澳洲聯儲的目標和職責,貨幣、財政和宏觀審慎政策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澳洲聯儲的治理、文化和運營等。

      在美國,不少民主黨參議員眼下也正對美聯儲“磨刀霍霍”。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周三表示,美聯儲今年力度如此之大的快速加息步伐,不僅會使美國經濟面臨毀滅性的衰退風險,而且可能無法遏制持續高企的通脹。

      民主黨參議員Jon Ossoff則在周四警告美聯儲稱,美聯儲在2021年的政策行動現在已無法挽回。而如果共和黨人明年執掌國會山,他們可能就不會這么寬容了。


      前新西蘭聯儲主席惠勒(Graeme Wheeler)在本周發表的一篇合著報告中也不禁感慨,“央行官員們需要深刻反思過去兩年的貨幣政策管理,并重新審視他們的模型、他們所做的假設和判斷。通貨膨脹壓力的主要原因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國央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方面所出現的誤判?!?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上一篇:外圍大跌,A股成長股壓力山大

      下一篇:沒有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

    2. <span id="378jt"></span>

      <rp id="378j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