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一項針對保險資金投資信托計劃信息報送的自查工作,正在各家保險機構展開。
7月18日,上述自查文件從監管部門簽發,目的是“進一步加強保險資金投資信托計劃的監管,摸清風險底數, 防范資金運用風險?!?/span>
根據文件,各保險機構需要針對截至2018年6月30日持有并存續的信托計劃,自查在集中登記系統(即中保登)中的產品要素信息及持有份額變動信息有無錯報、漏報等情況,如需進行信息補正的,應與中保登及時聯系,按照相關操作流程進行信息補正。各保險機構應于8月31日前完成自查補正工作, 并將自查報告發送至中保登。
摸底險資投資信托計劃
雖然只是一次補充數據的行為,但不少業內人士將這次行動理解為監管部門在摸底險資投資信托計劃的情況。
保險資金被允許投資信托計劃,始于2012年的91號文《關于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文件中,保險資金被允許投資包括銀行理財和集合信托計劃在內的五大金融產品。
信保合作自此開始。2014年,原保監會進一步規范險資投資信托計劃,在《關于保險資金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保險資金投資集合信托計劃,基礎資產只能限于融資類資產和風險可控的非上市權益類資產。文件還劃出了“三不得”:不得投資單一信托;不得投資基礎資產屬于國家明令禁止行業或產業的信托計劃;險資投資的固定收益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用等級不得低于國內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的A級或者相當于A級的信用級別。
歷史沿革來看,保險資金投資的集合信托計劃,大多是一些滿足險資要求的債權類非標,也有部分是保險機構找的資產,用信托做通道的業務。不過,在資管新規征求意見之前,原保監會對保險資金的通道業務進行了清理。
迄今為止監管方面并沒有單項披露過險資投資信托計劃的余額。據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與同樣是非標的保險基礎設施債權計劃等相比,保險資金投資的集合信托計劃期限并不長,通常只有2~3年,近幾年不少都已經到期兌付,存量估計不會太大。
中保登全面歸集數據
本次自查行動,將使得中保登這家新平臺全面掌握保險資金投資信托計劃的情況。
全名為“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的中保登,是上海保交所子公司,是原保監會指定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集中登記系統。
文件要求,各保險機構針對截至6月30日持有并存續的信托計劃,自查在集中登記系統中的產品要素信息及持有份額變動信息有無錯報、漏報等情況,如需進行信息補正的,應與中保登及時聯系,按照相關操作流程進行信息補正。
如涉及有關信息需與信托公司配合開展補正的,保險機構應與信托公司充分溝通,共同制定整改計劃, 并協調信托公司開展信息補正工作。
各保險機構應于8月31日前,完成自查補正工作, 并將自查報告發送至中保登。自查報告主要內容應包括錯報和漏報的產品列表、原因說明和整改情況,以及保險機構和信托公司負責信息報送工作的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依托中保登信息平臺,監管部門將建立保險資金投資信托計劃數據質量監測的長效機制,組織對各相關機構數據報送和數據質量情況的檢查。這意味著,數據錄入中保登后,將豐富監管指標體系和風險預警體系,實現監管維度的全面覆蓋和深度穿透。
中保登的第一大股東是上海保交所,持股76%;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重慶市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均為5%;華泰資產、泰康資產、平安資產、中再資產、新華資產、華安資產、陽光資產均持股2%。
今年6月,中保登已經發布了保險資管產品登記的系列業務制度,按要求對保險資管產品的產品信息、份額信息及其變動情況進行集中登記。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